番响村里的乡村振兴新“菇事”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20:47:21 39687

  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钰

  日前,菇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番响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,番响茁壮成长的村里村振吊古寻幽网猪肚菇一簇簇、一丛丛,兴新像一把把撑开的菇事小伞,错落有致盛开在菌包上。番响村民们忙碌穿梭其中,村里村振熟练地采摘成熟菌菇。兴新

  “基地里有上万个菌包,菇事出菇顺利,番响产品销路有保证,村里村振吊古寻幽网目前产值超过了5万元。兴新”自然资源部战略经济司一级调研员、菇事番响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振华介绍,番响菌菇产业市场前景广阔,村里村振且投产周期短、经济收益快,产业优势明显。

  猪肚菇营养价值高,风味独特,是市场新宠。2023年,看中菌菇产业前景,番响村将村中闲置的400平方米蚕房改造为菌棚,发展菌菇产业。

  种菇其实不难,难的是种出水平、种出特色。番响村的菌菇产业在发展初期,也曾遭遇技术瓶颈,不出菇、出菇时间不齐、大小不均等问题一度难倒了大伙。

  边发展,边探索,番响村村干部积极调研,找思路、找技术、找模式,在今年年初来到万宁市礼纪镇,在海南农垦东新农场公司(以下简称海垦东新)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考察找到了解决办法。

  在海垦东新食用菌种植基地,无菌接种车间、智能出菇房、菌包自动化生产车间等各种现代化、智慧化生产设施为菌菇产业注入科技力量。

  与此同时,该基地里一支懂技术、能创新的新农人队伍建立起从液体菌种、菌包生产到智能出菇管理的成熟技术体系,种植品种从单一的秀珍菇,拓展至平菇、猪肚菇、白松茸、黑皮鸡枞、虎奶菇、虎乳灵芝。

  一拍即合,番响村与海垦东新建立起“菌包销售+技术指导+鲜品回购”的发展合作模式。

  “今年3月和4月,我们分两批向海垦东新购入了1万个菌包。”郭振华介绍,有了企业的特派专员,技术难题迎刃而解。

  “从覆土到出菇,我们多次派技术团队到村里,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指导。”海垦东新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总监苏立作介绍,该农场公司还积极联络销售资源,保证食用菌能种得下,卖得好。

  这并非孤例,海垦东新食用菌种植基地已与琼中红毛镇、五指山市毛阳镇及五指山坤健农业公司等达成菌包代工合作意向。

  小蘑菇的蓬勃生长,在为企业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,也让周边村民品尝到家门口增收的甜头。海垦东新还打造联农带农机制,通过企业与农户的产业全流程对接,在菌种提供、技术帮扶、销路支持等方面发力,带动农户发展菌菇产业,拓展规模,打造产业特色品牌。

  下一步,海垦东新还将依托海南农垦“一场一品”工作思路,在食用菌种植基地生产端、销售端持续发力,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功夫,持续完善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并通过规范管理、统一品牌、统一收购、统一销售模式持续带动农户增收,让小蘑菇发展为富民大产业。(本报营根7月17日电)


(责任编辑:高原)

本文地址:http://dongfang.70man.com/html/108e2169967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特朗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%关税

【上合天津峰会】阿塞拜疆总统助理:阿方期待通过此访有效推动阿中经贸关系深化发展

美国民众:每次来超市物价又涨了 让人难以承受

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“多面”成都

国际观察|执政半年多,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

友情链接